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bingdy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610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哗啦啦山石俱碎,轰隆隆天动地晃。
  金毛灵猴脱困,翻着筋斗恣意欢笑。
  那方玄奘与刘伯钦仰头观望,惊愕难掩。又见灵猴坠下,拱手拜师,玄奘亦是欢喜。
  不远处的山巅,洪尘坐在马背上,手持酒葫,默默观望着天地劫气的翻涌波动。
  那五行山尚在之时,天地劫气只在唐僧一人之身。
  五行山破碎之后,那些弥漫飘散的劫气顿时好似找到了宣泄之口,一股脑地朝着破封而出的灵猴汇聚而去。
  如果说唐僧所承载的劫气是一,那么孙悟空至少承载了一千。
  那飞速涌动的劫气在洪荒天地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恰似前世只能从太空中观测到的巨大的台风眼。
  无形无质的劫气无法直接影响洪荒天地的一草一木,但过去它们对洪荒万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最终招致的后果都令人望而生畏。
  只是能够观测到天地劫气的人,至少也要有大罗修为,甚至于唯有准圣才能真正看得清晰一些,也许只有圣人才能完全捕捉到劫气的全部轨迹。
  大量劫气被孙悟空吸纳,使得周遭天地的劫气为之一空,令人得享片刻清明。
  但玄奘和孙悟空这对师徒就像是洪荒大劫版本的吸尘器,不一会儿就又从更远处引来了源源不断的天地劫气。
  换言之,挨着他们越近,越容易接触到劫气。
  可又因为劫气总是朝着他俩涌去,所以接近他们的人,既会被运动中的劫气冲刷,又不会完全被劫气侵蚀和影响。
  劫者,难也。
  这条西天取经之路,是唐僧一行人的九九八十一难。
  但同时也为旁人提供了一次与劫气正面交锋却又不致沉沦的修行灵机。
  原来,好处不止有功德。
  且看那玄奘收徒悟空,悟空收拾行李包袱,牵着白马,与唐僧先后踏上归路。
  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会有即时的天道之力反馈,将劫气磨灭后化作纯粹的本源之力,极少数被他们的身体吸收,一部分散入天地,更多的则是通过他们的双脚渗入洪荒大地。
  量劫在洪荒内部滋生,意味着劫气本就裹挟着洪荒的本源。
  这条路,也是洪荒本源的逆返之路。
  怪不得,西天取经之路,大部分都在西方大地之内。
  因为洪荒大地唯有西方损伤最重,祖脉险些被毁灭。
  因此,这一路,亦是借整个洪荒酝酿的量劫之力,去修补西方大地及其祖脉须弥山。
  洪尘望着天空,恍惚间见得圣人端坐,那紫霄宫高悬三十六天,宫中圣人似隐似现。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路在脚下,道在其中。
  原来,西游从不止一个目标。
  佛门大兴、劫气磨灭、功德修行、西方修补……
  也许,背后还有洪尘也看不到的目标正在一步步推进。
  这一刻的洪尘,心头多有震撼。
  他相信,整个洪荒之中,除天道圣人之外,恐怕再没有几人将这条西游路看到如此地步。
  不是其他人的修为不够,境界不深,而是他们因为过去的经历所以对量劫避之不及,莫说靠近,或许就连看一眼都会觉得晦气。
  可偏偏由于过去的经验主义,让他们错过了一场天道机缘。
  劫气的磨灭过程,就是一场天道统辖三千大道尽为所用的详尽演示。
  观西游劫气之变,能悟自我之道归纳三千大道的机缘,能完成此道,便可得“混元大罗道果”。
  换言之,西游路,是一条公开给洪荒所有生灵的圣人路。
  只不过这条路藏得太深,也表现得太过晦涩。
  即便洪尘将此事对洪荒所有生灵公开,真正能看出端倪的大罗金仙或准圣也寥寥无几。
  甚至,或许他越是明示或暗示,旁人越是难有所得。
  无怪乎,早已看出此中玄机的圣人,并未对任何人道出其中奥妙。
  混元道果,尚有可讲。
  混元大罗道果,讲无可讲。
  望劫气变化,观本源逆返。
  那摇晃晃挂在腰间的红尘剑闪烁中显出本来面貌,剑体中呈深红之色凶煞戾气正在迅速被吸收转化,其色渐浅,其锋愈利。
  混元道果磨砺得愈发明亮,三千大道似有指路明灯,彼此携手共进,大道与道果正在朝着圆满之境迅速演化。
  那逶迤奔腾的剑道长河之中,红尘剑辉耀无尽,使得整座长河都泛起炽白光芒,来自红尘剑道的进化与反馈惠及洪荒与诸天万界所有得道剑修。
  一时间,无数生灵执礼参拜致谢,他们或许不知洪尘是何人,但他们循着剑道之名,为洪尘赋予了一个崭新而又不失真意的称呼:红尘剑主。
  许久。
  好似雕像一般的洪尘终于动了起来。
  葫芦高举,酒水入喉。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大道真言出口,在唯独残存耸立的五行山石上留下烙印。
  五行山之名不复,独留一方观天碑。
  拉动缰绳,驽马扬蹄。
  此时,洪尘倒是希望这条西行路能走得慢一些。
  ——
  入夜薄雾渐起,微光半透柴扉。
  洪尘翻身下马,将酒葫芦系在腰间,抬手理了理头发,又整了整衣衫,从袖子里掏出几块碎银,掂了掂,约莫一两,这才笑了笑,上前敲门。
  不多时,声音传来。
  “这么晚了,谁啊?”
  洪尘:“贫道从东土大唐而来……”话到此处,喉中一顿,隐约间有种触动了dna的莫名,险些说出“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话来。
  “……咳咳,贫道一路游历红尘,晚行至此。寒露深重,荒野难住,故来借宿一晚,不知居士是否方便?”
  那门中沉默片刻,脚步声越来越近,门缝中透出摇晃的灯火。
  木门半开,一老者佝偻身躯,掌灯而立,只手掩着灯火,目光打量。
  洪尘后退半步,面带微笑。
  老人见他不凶不恶,反而生得十分好看,一身道袍,木枝簪发,身后更是一匹看起来就不怎么样的驽马,心中警惕顿消,笑容随之浮现。
  打开另一半门,侧身笑道:“这夜深天寒,道长快进来吧。”
  “多谢老丈。”洪尘稽首一礼,牵马入内。
  老丈跟在身边,指向房屋左侧:“寒舍并无马厩,倒是有个遮风挡雨的木棚,堆着些柴火,可以栓马。”
  “好的,足够了。”洪尘将马儿栓好,随老丈进入正堂。房屋不大,格局紧凑,但却打理得十分干净。
  屋里还坐着一个老婆婆,见老丈引洪尘入内,她顿时欣喜起身:“昨儿刚迎来一位僧人,今日又见得一位道长,看来咱家是真的有福到了!”
  “可不是么?”老丈也笑得皱纹挤在一处,转身招呼着洪尘坐下。
  老婆婆上前,“哎哟,还是个年轻的小道长。”说着眼里不由慈爱顿生,又看他衣衫单薄,不禁心疼:“道长,可冷?”
  洪尘摇头:“我自幼练功,有些成就,所以不冷。”
  “那饿不饿?”老丈也问。
  洪尘点了点头,伸手亮出碎银,“是有些饿了,贫道有些银两,若是方便,还要劳烦您二位为我做些饭菜。”
  一双老夫妇自是推辞不受,最后更是洪尘说不收便不住,才叫他们收了起来。
  一两银子可不少,对于迈入老年的夫妇来说更来之不易。
  老夫妇去厨房忙活,洪尘见灯光微弱,于是以造化法捏了些蜡烛点上,令得室内一片亮堂,更叫老夫妇又喜又愧。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等待片刻,饭菜满桌。
  有荤有素,有酒有汤。
  这般席面,怕是一家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
  于是洪尘便唤二人一同入座。
  席间洪尘说着来自大唐长安的各种见闻,气氛倒也热闹。
  那老丈抿了口酒,长出一口气,笑道:“道长来晚一日,若是昨日到此,便能见得一位同样从长安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僧人,话说那僧人身边跟着一个徒儿,乃是几百年前从天而降被压山下的神猴。我小时候还曾在他面前捡拾柴火,更给他拔过脸上的杂草。不想经年已过,竟能见他脱困,也是一桩幸事。”罢了,他看着洪尘:“道长你也从长安来,不知要去往何处?”
  洪尘放下筷子,咽下食物,回道:“贫道也不知去往何处,但我心无牵无挂,无忧无扰,只走到何处,便是何处。”
  老丈颔首,感慨不已:“道长得逍遥真意,老朽佩服。”
  “人生在世,各有修行。老丈安居在此,得享天年,亦是幸事。”
  “哈哈哈,道长说的不错,老朽连日见僧见道,可不是幸事吗?”
  酒饱饭足之后,老丈将他引入客房休息。
  次日清晨,老夫妇正在安眠,梦中含笑。那边洪尘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并在床上留下一些铜板和碎银,如此既不招摇惹祸,又能保他们衣食无忧。
  跨过院门,灶王与土地现身恭送。
  洪尘微笑颔首,打马上路。
  霜凋红叶千林瘦,岭上几株松柏秀。
  初冬时节,寒气淼淼,梅蕊飘香。
  马蹄哒哒,踏石越涧。
  前方倒着六具尸骸,身边各有长枪短剑。
  这六具尸骨虽有人形,却非真人。
  六贼亦称“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
  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因有六贼,则耗六神;因耗六神,则坠六道也。
  与之相对应有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能劫一切诸善法。
  却六贼,除六尘,不染根本烦恼,方能西行上路。
  此六贼拦路,明是抢劫,实为提醒。
  只是六贼现身后却吓坏了玄奘,又被悟空挨个打死。
  玄奘不及多想,只说什么“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慈悲话。
  悟空更无所悟,只觉得玄奘啰里啰嗦,明明救了他的性命却还要絮絮叨叨。
  师徒二人越了六贼尸首,闹得不欢而散。
  倒是浪费了观音菩萨一番好意的提醒。
  殊不知,正因六贼未能彻底除去,更使西行之路多生波折,灾难更重。
  唐僧一人上路,又逢观音送来衣帽,传了紧箍儿咒。
  悟空离去后寻龙王饮酒牢骚,龙王以“圯桥进履”的典故相劝,悟空醒悟过来,当即告辞,乘筋斗云而起,去寻唐僧。
  一路疾驰向西,还未找到唐僧,却在路上见得一个以剑削木的道人。
  悟空练得一双火眼金睛,寻常妖怪万万逃不开的审视,而眼前这道人虽然看起来并无半点异常,可天生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拥有超凡脱俗的神通与智慧的灵明石猴本性却偏偏令他感觉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
  当即他停下筋斗云,飘在空中,一双描金的灵动双眸定定地看着那道长。
  却见那道人削了一块又一块木头,却总是拿起来看看,就叹一口气扔掉,转头却伐新木。
  反复来去,周围的林子被摧残得一片狼藉。
  孙悟空挠了挠手背,又抓了抓耳朵,浑然不解,又好奇甚重。蓦地眼眸儿一转,嘿嘿一笑,一转身化作一个道士,按下云头进入山林。
  “道友,道友!”
  孙悟空快步上前,装作正经模样。
  洪尘回头,看着稽首的孙悟空,眼中闪过一抹笑意,旋即回礼:“见过道友。”
  孙悟空抬头,看了看周围,问:“道友这是在做什么?”
  洪尘叹了口气,“道友不知,贫道本想寻一块好木,作一张好琴,于是入山伐木,可伐来伐去,却见不得一块好料,着实叫人头疼。”
  孙悟空眨了眨眼:“既然山里没有,道友何不去买一张琴?”
  洪尘摇头:“买来的琴是别人作,总有不合意之处,非得贫道亲手制作不可。”
  “那道友何不直接去买一块好料?”
  洪尘还是摇头:“别人眼里的好料,却不是我认为的好料,非得贫道亲手伐来不可。”
  孙悟空忍不住挠了挠手背,“这些木头我看都差不多,究竟是何处不好?”
  洪尘三度摇头:“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不好。”
  孙悟空脸皮一抽,问道:“那道友心目中的好料应该是什么模样?”
  洪尘陷入沉思。
  孙悟空满眼期待。
  许久。
  洪尘摇头:“不知道。”
  “嘶!!!”
  孙悟空龇牙,险些露出猴脸儿。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